近日,有“創業黑馬”之稱的北京百康芯生物公司與其旗下的百康芯天津公司,因財務問題被列入被執行人和限制高消費名單,事件引起了業界和公眾的廣泛關注。據悉,一則訴訟令其被凍結銀行賬戶上的164,142.63元,同時查封、扣押等額財產。案件執行標的總金額更是高達1,089.78萬元。
百康芯,這家在微流控芯片與配套試劑領域有多項技術突破的企業,于2013年拔地而起,十年來深耕分子POCT產品研發與生產。公司擁有超過40項相關專利,堪稱核酸檢測領域的一支勁旅。然而,科技的高光時刻并未能為企業帶來持續的盈利。
十年間,百康芯卻面臨著“創業難,難于上青天”的現實。作為國內較早從事微流控試劑卡盒研發的企業,百康芯需要逐步摸索和突破技術與工業瓶頸,揭開這片藍海的神秘面紗。每一項技術革新的背后,都奔涌著研發人員們夜以繼日的努力,而這也意味著高昂的研發成本。
反饋市場的時間線拉得格外長。2018年,百康芯獲得了一款恒溫儀器的注冊證;2021年,又獲得了一款下呼吸道多聯檢產品的注冊證。雖然在業內引起了一波小震動,但市場教育成本讓百康芯難以繼續長時間堅持。試想,如果這款是上呼吸道多聯檢產品,或許命運有所不同。畢竟在2021年呼吸道檢測市場尚未大規模爆發,而市場教育,百康芯已經無力再為這場“長征”買單。
創業者們依舊在前行,用毅力和智慧不斷探索,希望在市場的風浪中劈波斬浪。愿我們能從百康芯的故事中找到啟示,在未來的道路上走得更穩、更遠。
數據來源:國家藥品監督局